当地时间7月5日,一周念叨8遍要组建新政党的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并立下flag——要拿下小部分国会议席数,充当“关键先生”撬动美国政治。
豪言一出,质疑者有之,舆论迅速列出其面临的六大挑战。乐观者亦有之,认为全球首富“能量”不可小觑。更多的人则是“吃瓜”,准备静观2026年中期选举有什么好戏……
马斯克缘何宣布建新党?会带来何种影响?又反映哪些深层问题?
想四两拨千斤
马斯克当地时间5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今天,‘美国党’的成立还给你们自由。”
马斯克是在对他4日所发一条帖文的回复中作出上述表述的。“支持和反对比例为2:1,表明你们想要一个新政党,你们也会有个新政党。”马斯克写道,美国正“因浪费和贪污而破产”。
马斯克4日在美国“独立日”当天发起网络意见调查,问网民是否应该成立“美国党”,以把美国民众从民主党、共和党轮流上台的两党体制中“解放出来”。截至5日他再次发帖时,共有124.9万多网民参与投票,支持者占65.4%,反对者为34.6%。
有网友推测,“美国党”的政治纲领可能包括减少债务支出、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全面放松监管等,马斯克对此回复称:“没错!”
马斯克还透露,“美国党”初期将聚焦2-3个参议院席位以及8-10个众议院选区。他还向网友暗示,“美国党”将参与2026年中期选举。
上述策略与传统政党试图赢得多数席位的做法截然不同。马斯克将目标锁定在成为国会中的“关键少数”,四两拨千斤,通过在关键投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来影响政策制定。
根据美国法律,一个有资格参与选举的政党成立,其资质确认需要经过复杂的认证程序,首先必须召开党团会议或代表大会,选举临时官员并指定政党名称。尚不清楚马斯克的“美国党”是否已启动相关程序。
为何另辟蹊径?
马斯克此举正值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大而美”法案产生激烈分歧之际。
这不禁令人感慨:几个月前还是蜜月期的二人,那么快就“盟友变路人”。
在马斯克眼中,“大而美”法案将使国家债务飙升,并可能削弱可再生能源行业。近几周他与特朗普的 “口水战”不断激化,甚至闹到特朗普“考虑将马斯克驱逐出境”的地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表示,马斯克宣布成立新党,有两个层面的因素。
表面上看,现有政党体系无法为马斯克实现政治抱负提供渠道,倍感失望的他想另辟蹊径。
“马斯克曾希望通过帮助某个主流政党候选人成为总统来实现自身目标。”刁大明说,“然而,无论是强调多元文化和身份政治、注重监管的民主党政府,还是打压清洁能源产业、践踏财政平衡原则的共和党,都与马斯克的愿望背道而驰,也让‘政府效率部’的减员举措失去意义。”
深层上看,过去,美国两党往往通过聚焦全民关注的议题或在同一议题上采取不同立场,来赢得利益攸关选民的支持。但随着美国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选民结构和诉求持续变动,两党的老套路无法有效动员足够选民。
“马斯克正代表了社会转型中的某种重要动力,或者说是变动中的交叉点。”刁大明说,当前美国两大主流政党的政策,总有一部分能回应这类选民的诉求,同时也总有一部分让选民不满。
“蜇人的蜜蜂”
马斯克的“建党”之路,又有哪些阻碍?能否实现预设目标?
综合舆论分析,悲观的声音居多,主要有几大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制度障碍与投票规则。
乔治城大学教授汉斯·诺埃尔表示,美国的“赢者通吃”选举制度对第三方政党并不友好。这种制度使得得票最多的候选人获胜——几乎总是民主共和两党。
其次,历史上,第三方政党的全国吸引力也很有限。
尽管1856年以来不乏独立人士或第三方政党议员进入国会的案例,但最近美国自由党、绿党等第三方政党均未占据议席。上一次非共和党或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赢得选举人票是在1968年。
“成立新党可不像经营一家企业,它更像一场社会运动。”佐治亚州瓦尔多斯塔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伯纳德·塔马斯表示,“即便马斯克能够投入资金,他也无法复制两党所拥有的完善制度架构。”
再者,政治盟友、潜在支持群体也是个问题。
根据公开报道,在组建新党一事上似乎只有前民主党总统参选人杨安泽表示有兴趣合作。研究发现,即便是对本党不满的两党成员,也不太可能支持一个更偏向中间立场的第三方政党。
除悲观声音外,也有乐观论调。有分析认为,凭借马斯克的财力、影响力以及针对性投入,可能会撼动既有选举平衡。
刁大明指出,第三方政党在美国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的语境下,运作空间有限。马斯克负责“政府效率部”期间,已经被特朗普赋予超大权力,但尚未冲破美国政治框架,也缺乏“魔力”改变美国。因此很难相信他换个赛道就能圆梦。
“但是,如果马斯克尽力死磕,运用社交媒体和大数据精准动员支持者,动用选举策略,其党派拿下国会席位也不是没可能。”刁大明指出,“在两党选情胶着的摇摆州,不排除马斯克的新党能够渔翁得利,迫使共和党与他进行协调。”
刁大明总结,短期而言,第三方政党最大的作用就是充当搅局者,分流两党的一部分选票(“美国党”可能更多分流共和党选票),其最终命运往往是被主流政党吸纳、吞噬。从长期看,如果仅仅停留在占据几个议席,马斯克的新党难以完成改变美国政治的使命。
伯纳德·塔马斯认为,在美国,“第三党”往往不是通过赢得席位并实现长期发展,其策略多是“像蜜蜂一样,蜇完人,就死了。”即使最成功的“第三党”通常也只能维持约十年。一旦它们变得过于强大,主流政党就会开始窃取它们的语言、意识形态。
深层次问题
马斯克想建新党,也暴露出美国政治的深层问题。
首先,折射出许多美国民众对现有选择的不满。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对选民登记数据的分析显示,登记为独立候选人或第三方成员的人数不断增加。马萨诸塞州政治分析师玛丽·安·马什表示,“我认为人们对政治感到失望,对两党政治更是失望。”
这位分析师指出,今年6月全国范围内的“反对国王”抗议活动就是证明,人们可以不依靠某个主要政党就能组织起来。“人们开始自行解决问题了。”
其次,表明美国政治体制韧性受到考验,例如三权分立、舆论监督、纠错能力在极化政治中日渐失效,等等。
刁大明指出,美国民众对于两党政治恶斗极度不满,这是马斯克另建新党的呼声得到回应的现实土壤。但目前公众无力改变现状,不满又无奈,“选无可选”。这些都给美国政治敲响警钟。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易倍策略-易倍策略官网-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在线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